對在地人而言,每當最忙碌的收割期來臨,台九線才算真正地活了起來。
收成時的熱鬧,宛如一場盛會,或許更勝過春節。頻繁往返於米廠、農田之間的載榖六齒仔(拼裝車),有搭木板的、鐵板的、網子的,各款各樣全都在路上展示著。沿路的便當店、飲料店更是生意絡繹不絕,大夥能在關山嚐到一大清早的臭豆腐、肉圓,也正是因為收割季才有。
「南島秧滿田」–出自關山在地的小農米品牌,以三代務農人生,出產美味高雄139號米。走過十一道農事工序,收割近120~130天飽足的縱谷好米,自家烘穀封存、新米現碾,每一口米飯都是關山人想家的味道。
因關山水圳的存在,才串起了屬於關山米倉的四季豐收。
「那是祖父的年代,他和拜把兄弟全都一起參與了在地的引水大事。身為當地農人,這本來就是屬於大家的事,每家每戶都必須出力相挺,對關山人而言,『出公工』是早年一路沿襲下來的共識,是社群共好付出的力量,因為前人的努力,後人才得以享用源源不絕的關山水圳灌溉好田。」陳家千這樣記憶著。